图片新闻

关爱父母,谨防诈骗!


随着近几年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数量增多,由于老年人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较短,防骗意识薄弱,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识别能力差,防范意识不强的特征给了诈骗团伙和不法分子可乘之机,为了家中老年人的财产安全,身为子女的我们,应该如何防止老人受骗呢?犯罪分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较多手段,亲情式营销、体验式营销、洗脑式营销等等,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,让人防不胜防,下面有几点防诈骗小常识分享给大家,请分享给我们的父母,让他们了解到如何预防诈骗:

一、对于免费米面油等易吸引老年人的礼品不要轻易领取,不要登记透露个人身份信息、账号、密码等,或通过扫二维码等途径领取免费礼品,切记不要贪小便宜,以防吃大亏。

二、有时间多陪陪老人,多关心老人,买药去正规医院或药店,不要轻信免费体验的多功能保健产品及非正规体验机构推荐的产品。

三、有冒充亲人信息,凡是提到需要转账汇款、交手续费免费领取奖品的短信或电话,都应引起高度警惕,且银行的ATM无卡转账为24小时到账,如发现可疑交易信息及时到柜台办理撤销转账业务或拨打110报警。

四、戒除贪婪、从众心理,要通过正规途径办理理财产品,不能相信陌生人的糖衣炮弹,最好在子女陪同下购买,尤其是大额投资。

五、对于退休老教师或有才华的老年人,易被喜获奖牌或证书、健康大使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荣誉等诈骗,需到相关机构具体查证一下。

六、接到冒充公检法、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,要求通过转账把钱汇到“安全账户”的一律不要汇款。

七、对于秘密投资信息、购买某企业内部原始股等不是正规渠道得来的信息不要轻信,警惕高利诱惑,远离非法集资。

八、多看新闻,开阔视野,了解各种骗局案例,从他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吸取教训。

九、办理任何金融业务要仔细阅读条款,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和核对相关内容,如有疑问,应咨询银行工作人员。

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,作为子女,虽然不能每日伴在老人身边,但也要时常与老人沟通,多学习防诈骗知识,为老人讲解,让老人遇到可疑情况时能及时与子女沟通,有效防止金融诈骗,愿我们每位子女都能成为父母心中最坚强的后盾。